先进制造业是大城市安身立命之本

知识 2025-07-06 06:50:48 4

炒股就看,先进权威,制造之本专业,城市及时,安身全面,立命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先进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之本大城市安身立命之本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我们的观察和研究,以及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给出的城市验证均表明,先进制造业是安身大城市安身立命之本。这里,立命先进制造业既来自于传统制造业的先进转型升级,也有相当部分是制造之本在新兴技术驱动下生成的。譬如,城市智能制造。安身在统计的立命范畴中,先进制造业主要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但是,这三个制造业的口径在统计中存在交叉。所以,姑且先不细究先进制造业的边界,而是着重强调其内涵及作为产业基石的重要性,这一点需要重新认识。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其后,一系列利好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其中,出口配额的取消,对于出口增长产生了极大作用。而且,从2003年起,人民币汇率水平低于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水平(即低估),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升,带来更多的贸易顺差。也就是基于这种状况,在讲汇率时,要说它不仅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也是本国贸易品(以产品为主)与非贸易品(以服务为主)的相对价格。贸易品领域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带动更多的国内资源由服务业流向制造业,造成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服务业发展不足。以上情境大致就是2003~2013年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口拉动投资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中长期增长的内在矛盾,最终消费占比持续偏低,资源环境代价不断加大。对这种模式的纠偏,具体的对策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2007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对于解决民生问题、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减少能耗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并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些意见和要求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从增加值比重的角度看,城市产业中服务业占主导也是无可争议的。然而,服务业如何发展,它与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中枢地位等,都缺乏完整、准确的认知,进而在现实中导致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在部分超大特大和大城市尤其如此。

由此造成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空心化,增长动力和潜力不足,结构性失业和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不力等。这些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自不待言。问题的形成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不同城市还有各自的原因。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过去一个时期,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及其评价产生的偏差,导致相当一部分城市制造业发展走过一段弯路。一个时期以来,机构和研究者通常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作为衡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在评价体系(指数)中,该比值越高越好。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增加值越小,该比值就越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就越高。这个导向就产生了重视服务业发展,忽视或轻视制造业发展的倾向。我国在多年前就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核心指标——GDP增长率作为预测性指标。曾有专家建议,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约束性指标,以考核地方政府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绩效。好在这一建议并未被采纳,否则,服务业过度发展带来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还需要指出三个基本事实。第一,在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很低,且渐趋下降。所以,城市产业的基本关系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二者此消彼长,但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在城市的产业链中,第二产业往往是上游产业、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则是下游产业、衍生产业。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消费性服务业需要制造业发展壮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他们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首先来自制造业,然后才引致了服务业自身的需求。所以,没有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支撑,大城市发展难免产生结构空心化、增长乏力和就业不足的矛盾。

第二,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也称现代服务业,其实现平台和工具都需要优质硬件的支撑,而这些硬件的水平和质量是由先进制造业决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产业融合的一种具体形态。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将赋能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因此,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支撑,是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产业支撑。如果不上升到这个高度认识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地位,以上所说问题和矛盾是难以解决的,进而将深刻影响大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发布中国大城强城指数以后,我们在做进一步分析时发现,指数排位前20的强城,是因为有强产业和强企业。强产业是先进制造业中的产业,强企业一定有先进制造业中的企业。它们引领城市经济发展,为所在城市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这些强城中,除了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武汉和宁波等城市外,地级市中的苏州、无锡、常州、佛山和东莞等城市表现亮眼。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先进制造业成为产业基石。它们给中国的大城市上了一课:专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是从大城走向强城的必由之路。

城市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是一对比较复杂的关系,与此相关的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需要更多的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才能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以及不同行业间存在的规律性联系。这些研究对于制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策,改善它们的发展环境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bbs.ccowomen.com/news/929f3379873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美联储鸽派高官:市场表现得好像已经加息到6%,强调注意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双龙钞的发展潜力

2002年马年银币涨势如虎奇货可居

变更公司名称材料准备工作要怎么做?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 恩捷股份回应!

鸡年邮票将于明年1月初正式发行 市场预售价大涨

青岩古镇邮票将于5月19日正式发行

分公司和子公司如何办理营业执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