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涨1.5%!PPI与CPI同比剪刀差缩窄,专家建议关注输入性通胀影响
统计局11日上午发布的同同比通胀数据显示,3月份,比涨CPI同比上涨1.5%,剪刀家建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差缩环比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窄专注输PPI同比上涨8.3%,议关影响环比上涨1.1%。入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同同比通胀3月份,比涨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剪刀家建CPI环比持平,差缩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窄专注输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议关影响整体看,入性我国物价温和可控。同同比通胀目前国内物价面临较为复杂的环境,包括国内需求逐步恢复,猪肉价格触底企稳,疫情影响等;同时,需要防范国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压力。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也分析称,本月PPI环比上涨加快,CPI同比上涨加快,体现了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对我国形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加。下一阶段,外部环境仍将复杂多变。美联储可能提高加息幅度并尽快开启缩表以应对通胀,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易上难下,对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有所持续。
3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7.2%
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4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4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17.2%。
据周茂华分析,局部散发疫情对消费者物价产生正反两面影响,一方面,对服务及非必选商品需求造成抑制,拖累内需表现,近几个月国内服务、非必选商品销售价格同比走低;另一方面,生产及物流环节成本提升,叠加能源价格走高,短期推升果蔬价格。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4%转为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上涨带动。
董莉娟分析称,3月服务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节后需求回落叠加疫情影响,飞机票、电影及演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0.0%、7.6%、3.5%和2.6%。
对于未来趋势,周茂华预计CPI同比中枢逐步抬升,但动能温和。
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环比上涨1.1%
数据显示,从环比看,P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董莉娟认为,地缘政治等因素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7.9%。
周茂华表示,预计PPI同比将延续回落态势。首先,能源及商品价格逐步回落趋势不改。尽管短期地缘局势扰动,3月商品价格普涨,但全球需求、发达经济体政策前景及市场供需机制等将限制大宗商品进一步大幅走高;其次,去年高基数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其三,国内原材料等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将持续发力。
“PPI和CPI同比涨幅之间的剪刀差回落至6.8个百分点,与去年四五月份的水平接近,反映出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或有加快。”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从目前来看,我国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对货币政策的掣肘相对有限,但下半年要关注“猪油共振”的影响。
本文地址:http://bbs.ccowomen.com/news/702a2609903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